豪车集体缺席,华为小米霸屏!2025广州车展:中国汽车改写全球格局

2025年11月21日,广州琶洲会展中心的大门如期开启,第二十三届广州车展正式拉开帷幕。与往届劳斯莱斯、法拉利…

2025年11月21日,广州琶洲会展中心的大门如期开启,第二十三届广州车展正式拉开帷幕。与往届劳斯莱斯、法拉利等超豪华品牌“争奇斗艳”的场景不同,本届车展的核心C位被华为、小米等科技巨头与中国新势力牢牢占据。1085台展车中629台新能源车的占比、93款首发新车的密集亮相,在“十四五”收官之年的关键节点,勾勒出中国汽车产业“电动化、智能化”转型的终局图景——曾经由外资品牌主导的豪华车市场,如今正迎来中国力量的全面接管。
“以前逛车展是看豪车标,现在是看芯片算力和智驾版本。”现场一位连续十年参观广州车展的车迷感慨道。这种认知转变的背后,是全球汽车产业的深刻变革:当新能源与智能化成为行业核心赛道,缺乏技术迭代的传统豪华品牌正在失去吸引力,而手握核心技术的中国企业,正从“追随者”蜕变为“规则制定者”。

格局颠覆:超豪华集体退赛,科技巨头接管C位

本届广州车展最引人注目的现象,莫过于“缺席潮”与“高光秀”的鲜明对比。劳斯莱斯、宾利、法拉利、兰博基尼等以往的“流量担当”集体缺席,特斯拉、保时捷、捷豹路虎等合资品牌也选择隐身,而华为、小米、小鹏、蔚来等中国企业则以“全馆承包”“独立展台矩阵”的姿态高调亮相,形成强烈的视觉与舆论冲击。
超豪华品牌的集体退赛,并非偶然。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超豪华车市场销量同比下滑12%,其中燃油车型下滑幅度达25%,而新能源超豪华车型销量却增长68%。“传统超豪华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是品牌溢价和机械素质,但在智能电动时代,消费者更看重自动驾驶、智能座舱等科技配置,这正是外资品牌的短板。”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指出,本次缺席的品牌中,多数尚未推出真正意义上的纯电旗舰车型,面对仰望、智界等中国高端品牌的技术冲击,选择“避战”成为无奈之举。
与外资品牌的“低调”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中国企业的“全面发力”。比亚迪直接包下2.1号整馆,王朝、海洋、仰望、腾势四大品牌全矩阵亮相,外场特意搭建的水池中,仰望U8的浮水演示每小时吸引数千观众驻足,其搭载的易四方技术成为现场讨论的焦点;广汽集团包下相邻的2.2号馆,集中展示“番禺行动”战略下的新能源成果,与华为合作的启境品牌首款车型静态展示引发围拍;华为更是以“双展台”布局彰显实力——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首次独立参展,展示“HI Plus”模式下的技术成果,鸿蒙智行旗下问界、智界、享界、尊界、尚界五大界系则各自设立独立展台,形成“五界联动”的壮观景象。
展会数据直观反映了这一格局变化:开展首日,华为系展台累计接待观众超8万人次,小米展台排队时长一度达2小时,而往年超豪华品牌集中的展馆区域,人流量下降超60%。这种流量转移的背后,是中国消费者对汽车认知的彻底转变——科技属性正在取代品牌光环,成为衡量汽车价值的核心标准。

华为“五界联动”:构建智能汽车生态帝国

本届广州车展上,华为的“野心”展露无遗。鸿蒙智行五大界系首次以独立展台矩阵形式亮相,每个品牌都有明确的市场定位:问界聚焦家庭用户,智界主打高端科技,享界面向商务市场,尊界冲击超豪华领域,尚界则主攻主流性价比市场,形成覆盖15-80万元价格区间的完整产品梯队。这种“五界齐聚”的战略布局,被余承东称为“六边形战士”矩阵,旨在通过“赛马机制”实现内部竞争与外部突破。
尚界品牌的独立展台亮相,成为华为生态布局的关键信号。作为华为与上汽合作的全新品牌,尚界此次不仅带来了预售价16.98万元起的首款车型H5,更宣布将加速独立运营。该车全系标配HUAWEI ADS 4.0智驾系统和鸿蒙座舱,让高端智能技术首次下沉至15万元级市场,预订1小时小订破2.5万台的成绩,印证了技术下沉的市场号召力。“尚界的使命是让每个消费者都能享受到智能出行的便利。”尚界品牌负责人表示,独立运营后将进一步优化供应链,提升交付效率。
与此同时,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独立展台则展示了“HI Plus”模式的全新成果。除了此前发布的广汽启境、东风奕境两大品牌外,现场还曝光了与奇瑞合作的全新高端品牌规划,预计2026年推出首款车型。与传统“技术供应商”模式不同,“HI Plus”模式下华为深度参与产品定义、研发设计等核心环节,通过IPD体系导入实现研发效率提升30%以上,这种“嵌入式协作”已成为传统车企转型的最优路径。
现场最受关注的智界新S7,搭载了华为最新的ADS 4.0高阶智驾系统,支持无图城区NCA功能,在模拟暴雨天气的测试演示中,车辆能精准识别积水区域并自动避让,引来阵阵惊叹。据智界工作人员介绍,该车上市首月订单已突破3万台,其中80%的用户是冲着华为智驾技术而来。

小米比亚迪:技术硬实力撑起中国底气

在华为之外,小米与比亚迪的表现同样亮眼,成为中国汽车技术硬实力的“双引擎”。小米展台带来了刚刚完成第50万辆下线的SU7全系车型,其中SU7 Pro搭载的910V碳化硅平台成为技术焦点,充电10分钟可补充400公里续航,现场VR体验零接管自动驾驶的互动区域,排队队伍始终保持在50人以上。
“从发布到第50万辆下线仅用19个月,小米刷新了全球新势力量产纪录。”雷军通过视频连线现场观众时表示,二期工厂正在加速建设,2026年总产能将提升至120万台。现场数据显示,小米SU7已连续10个月蝉联中大型轿车销量冠军,其中25-35岁年轻用户占比达72%,成为特斯拉Model 3的最强竞争对手。
比亚迪则用“全产业链自研”的实力征服观众。除了仰望U8的浮水演示外,王朝系列首款纯电MPV D9E正式首发,搭载刀片电池和e平台4.0技术,续航里程突破1000公里。腾势品牌带来的全新D9则展示了比亚迪在豪华市场的突破,搭载的智能旋转座椅、车载香氛系统等配置,直接对标丰田埃尔法,预售价格45-60万元仍收获超5000台订单。
值得注意的是,比亚迪与华为的“技术协同”也成为现场热点。腾势全新D9搭载了华为鸿蒙座舱,实现了比亚迪三电技术与华为智能系统的完美融合,这种“中国技术强强联合”的模式,正在构建起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。

缺席潮背后:汽车行业迎来“生死淘汰赛”

本届广州车展的“缺席潮”,并非简单的“品牌选择”,而是全球汽车行业“生死淘汰赛”的缩影。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淘汰的品牌数量达18个,其中15个是缺乏核心技术的合资或小众品牌。“以前靠品牌溢价就能生存,现在没有三电技术、智驾系统的核心专利,根本无法立足。”张翔表示,未来3年将有更多缺乏竞争力的品牌退出市场。
对于传统豪华品牌而言,缺席只是“缓兵之计”,如何实现智能化转型才是关键。据悉,宝马、奔驰等品牌虽未参展,但正在加速与中国科技公司合作,宝马计划2026年推出搭载华为智驾系统的纯电车型,奔驰则与百度达成深度合作。“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汽车智能化的试验场,不与中国技术企业合作,就意味着失去未来。”宝马中国负责人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。
而对于中国企业而言,本届车展的高光只是开始。随着华为“五界矩阵”的完善、小米产能的提升、比亚迪技术的持续迭代,中国汽车正在形成“技术输出”的全新格局。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620万辆,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5%,其中高端车型出口占比首次突破30%。
结语:2025广州车展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全球汽车产业的新旧交替。当劳斯莱斯们选择缺席,当华为小米们占据C位;当燃油车展台门可罗雀,当新能源车前人头攒动;当品牌溢价逐渐失效,当技术实力成为王道,中国汽车产业的“黄金时代”已正式到来。从“引进来”到“走出去”,从“跟跑”到“领跑”,广州车展的格局变迁,正是中国汽车改写全球规则的生动注脚。未来,这场由中国力量主导的智能电动革命,还将带来怎样的惊喜?我们拭目以待。

关于作者: icar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